自2021年启动林长制工作以来,重庆市潼南区紧扣守好绿水青山这一核心目标,尤其是2024年9月《重庆市林长制办法》实施后,该区进一步对标市级要求优化机制,逐步构建起责任闭环、执行高效、创新驱动的林长制工作格局,松材线虫病防控、国土绿化、森林防火、古树名木保护等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
10月28日至30日,第二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举行,本届论坛以“加强森林管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普洱市不断强化森林资源动态监管、高质量谋划林草产业健康发展和稳步推进的措施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10月22日至24日,由江苏省林业局主办、苏州市林业局协办的全省第十六届林业系统森林防火技能竞赛在苏州成功举行。本届竞赛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灭火相关会议精神,旨在集中展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成效,锤炼专业精兵,推动队伍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也检验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实战水平。
今年7月至9月,青海省国家公园科研监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分批次对2022—2023年授牌的45家自然教育基地(含自然保护地类、场馆场所类、教育科研类)开展综合评价工作,并于近期通过专家审定。
日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的4项碳储量计量相关广西地方标准《典型森林类型的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地基激光雷达典型森林类型地上碳储量调查技术规范》《森林碳储量样地调查技术规范》《森林碳储量监测质量检查规范》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将于2025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
央视网消息:10月27日是第九个国际熊猫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的群山深处,平武县公安局白马派出所所长韩代明再一次踏上前往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巡护之路。当地老乡亲切地称他为“熊猫警长”。这个称呼背后,是他4年多来穿行于高山深谷,对野生大熊猫及其栖息生态的默默坚守。
近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在石家庄市鹿泉区举办全省林业工作站本底调查培训班。
近日,广东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和培育技术培训班在梅州举办,旨在进一步做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种苗生产供应保障工作。
近日,甘肃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在陇南市举办,推动全省特色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当前秋冬季节转换,湖北省武汉市进入森林防火重点期。为坚决守牢森林防火安全底线,切实维护好森林生态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深入贯彻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紧扣“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通过“五化”举措全力备战秋冬季森林防火期。
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和四川省低空管理改革试点深度运行,林草系统运用航空器积极赋能森林草原防火巡护、病虫害防治、生态旅游和林下产品运输等活动场景,实现了低空经济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然而,受作业环境复杂、部分通航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等多重因素影响,低空领域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对此,四川省林草局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林草系统涉通用航空安全生产管理,“三位一体”综合运用制度约束、日常监管、科技赋能等多种手段,系统构建低空经济安全防护网,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积极探索“林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依托13万余亩林地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有效带动农村美、农民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自治区级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在扩绿增汇、碳储量监测、项目储备、林业碳汇交易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10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进展与成效。
10月中旬,地处祁连山北麓的甘肃山丹马场迎来燕麦草收割季。广袤的草原上,大型割草机械轰鸣作响,拉开了今年燕麦草丰收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