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柏斌 李晓辉报道 近日,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依托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选育的蜡梅新品种‘二乔’,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这无疑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日前,陕西省发布2025年第2号总林长令《关于切实抓好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令》,要求切实抓好冬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通告,公布2024年新认定的四川省一级古树290株,名木1株。通告显示,此批新增一级古树及名木,分布在攀枝花、绵阳、广元、阿坝、甘孜等9个市州,最高树龄达1800岁。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田晨旭)北京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6日发布森林火险橙色预警:预计2月6日至8日,北京市将出现大风天气,林区植被干燥,森林火险等级高,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严禁野外用火。一旦发现森林火情,请及时拨打12119或119报警。
2月5日,蛇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2025年贵州省义务植树活动在省市县乡村五级同步举行。当天,全省设1451个义务植树点,共有17.14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04.8万株。
近日,平顺县集体林地收益权证首发仪式在龙溪镇淙上村举行。据悉,这是山西省按照国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中“对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林地,收益权量化到户,收益权证发放到户”的要求,首次为集体林地核发收益权证,也是全国第三家。
新华社兰州2月1日电(记者文静)“鸟口”普查、人工筑巢、科学投喂……在中国西北的多个湿地,护鸟人士花式“宠”鸟,加大候鸟保护力度。
近日,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暨学术交流会在陕西西安召开。会议旨在汇聚行业顶尖智慧,共同为朱鹮保护事业献计献策,推动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力求在朱鹮保护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据悉,蛇年新春之际,华南国家植物园一年一度的迎春主题花展于1月27日(年二八)开幕,持续到2月13日(正月十六)。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林草工作站组织编制的《森林碳储量核算指南》(DB1502/T 028-2025)、《人工林碳汇核算指南》(DB1502/T 031-2025)等11项林草碳汇地方标准,经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正式发布,于2月2日起正式实施。截至目前,包头市林草碳汇地方标准已正式发布18项。
今年以来,安徽省淮北市林业局健全完善“林长+”机制,发挥林长引领作用,创新工作举措,全方位发力,有力推动淮北市林业工作提质增效。
记者从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在2024年开展的黑鹳种群数量同步调查中,该保护区内监测到黑鹳675只,为单次监测历史最高记录。
2024年,湖北省郧西县以林长制为引领,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用生态底色描绘高质量发展绿色,助力“多彩郧西”再绽新颜。
近日,广东省茂名化州良光镇旺财塘村顺东坡村民小组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植树活动,300多名外嫁女相约集体回娘家,开展“我为娘家种棵树”活动,一起为绿美乡村出一份力、种一棵树、增添一片美。
1月15日,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广西西部巴马县的喀斯特洞穴中发现一种远志科远志属小扁豆组植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勺萼小扁豆”,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钥匙》(PhytoKeys)上。
“是青头潜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焦镜头扫过双桂湖的湖面,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余先怀很快锁定目标、按下快门,记录下当天在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巡湖的收获。
日前,湖南省林业局公布,科研人员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发现一植物新种——阳明山报春苣苔,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植物分类学期刊Taiwania上。
四川,素称“千河之省”,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补给区。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四川湿地总面积219.53万公顷,湿地资源丰富。其中,若尔盖沼泽湿地是全国面积最大、泥炭资源最为丰富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九寨沟108个高山海子串联成世界上最具观赏价值的高山湖泊群景观,海子山湿地则拥有数量多、密度大、景观独特的高山冰碛湖群……
近日,野鸭湖鸟类环志监测站揭牌仪式在北京延庆举行。